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概况> 天宁区概况

天宁区概况

名称来历  因境内有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627~655)的千年古刹天宁禅寺而得名,沿用至今。

地理位置  天宁区地处北纬31°44′~31°52′,东经119°52′~120°04′,位于常州市中心城区,东连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南接武进区,西邻钟楼区,北靠新北区。天宁区人民政府现驻常州市竹林北路256号。区号0519,邮政编码213000。

政区沿革  1949年4月23日武进解放,城区及近郊属常州市,城外部分属武进县。1952年7月常州市建立区级政府;9月16日东区人民政府成立,辖东门外、大东营房弄、局前街、火车站、东下塘等地区全部及大北门、大南门的一部分,辖区东起白家桥、小东门桥,西至正素巷、子城河,南临德安桥、京杭大运河,北抵沪宁铁路。1955年9月15日北区撤销,马山埠、大圩沟、中街、大火弄、化龙巷5个居委会及1个船民委员会划入东区,同时与南区也有微调;11月改称天宁区。1956年2月14日北太平桥、赵家村、大圩沟、黄泥坝、孟家村划归郊区。1959年3月太平桥乡改称红梅乡划入天宁区。1960年改称天宁人民公社。1962年8月红梅、青龙、北塘3个公社划归郊区。1966年更名为东风区。1980年1月恢复天宁区。1987年1月1日广化区撤销,所辖古村、清凉、兰陵3个街道划入。2002年4月撤消郊区,雕庄、茶山、青龙、红梅4个乡划归天宁区。2003年11月雕庄、茶山、青龙、红梅撤乡建街,新丰和水门桥合并成新丰街道,局前街和古村合并成局前街街道。2006年9月,撤销新丰街、局前街街道,新设天宁街道,撤销北环路、朝阳、清凉3个街道,所辖区域划归红梅、青龙、茶山、兰陵、雕庄街道。2015年5月郑陆镇从武进区划入。

政区划分  2018年末,天宁区辖1个省级开发区(天宁经济开发区)、6个街道(雕庄、青龙、茶山、红梅、天宁、兰陵)、1个镇(郑陆镇)、60个行政村、74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面积  2018年天宁区人口保持稳定增长。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7.67万人,比2017年年末增加0.36万人,增长0.78%;年内出生3825人,户籍人口出生率8.1%;死亡3393人,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0.9%。常住人口64.10万人,比2017年年末增加0.02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7.70万于人,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6.40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4重)90.02%。至201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少儿人口7.20万人,占11.23%,比2017年提高0.01个百分点;15~64岁劳动年常龄人口48.60万人,占75.82%,比2017年下降0.35个百分点;65天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30万人,占12.95%,比2017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其中,80岁以上1.84万人,90岁以上2448人,100岁以上62人。

2018年末,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54.8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3631.73公顷,占23.45%;园地562.15公顷,占3.63%;林地75.15公顷,占0.49%;草地3.90公顷,占0.0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618.16公顷,占49.20%;交通运输用地1204.38公顷,占7.7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305.88公顷,占14.89%;其他用地82.82公顷,占0.53%。所有各类土地中,农用地5877.27公顷,占37.96%;建设用地8634.32公顷,占55.76%;未利用地972.58公顷,占6.28%。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天宁区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及太湖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沟塘众多。境内地势西北部略高,海拔约3米(海拔以吴淞零点计算);东南部略低,海拔为1.5-2米。

气候条件  辖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季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多东南风,雨水集中;冬季干燥较冷,多偏北风,全年雨水充足。常年平均气温为15.6℃。1月平均气温2.3℃,7月平均气温28.3℃。最低月均气温2.3℃,最高月均气温28.3℃,月温差26℃。生长期年平均262天,无霜期年平均227.6天,最长达262天(1984年),最短为21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47.5小时,最多年份2396.8小时,最少年份1773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529.2毫米,最多年份1799.8毫米,最少年份10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1071.5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27.5天,最多达151天(1954年),最少为92天(197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水文条件  区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主要河道有三级河道江南古运河、新运河2条,总长10.6千米;四级河道采菱河、北塘河、白荡河3条,总长15.2千米;河流总长度为42.6千米,河网密度1.58千米/平方千米,年经流量2.25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大运河,从武进区流入常州市区。境内古运河段西起民丰桥,东至横塘桥,全长5.4公里。新运河系古运河改线开工建成,从钟楼区新闸连江桥起,流入境内茶山勤丰村至雕庄团结村,再流向武进区段,境内全长5.2千米。主要支流有关河、市河、龙游河、北塘河、青龙港、通济河、大通河等。有坐落红梅公园内的映梅湖,是人工湖,1962年以长沟河为主体,沟通30多处河塘而成,后形成近百亩水面。

经济概况

概述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亿元,同比下降5.1%;第二产业增加值220.9亿元,同比下降2.1%;第三产业增加值573.8亿元,同比增长8.1%。全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125195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8919美元。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0∶27.5∶71.5,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位列全市首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8亿元,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49.3亿元,增长14.8%,税收占比90.0%,较上年提升5.2个百分点。主要税种中,增值税(50%)完成15.9亿元,增长14.1%;企业所得税完成7.0亿元,增长13.1%;个人所得税完成3.9亿元,增长12.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9亿元,增长8.8%。民生与公共领域支出增长较快,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亿元,增长43.8%,教育支出6.1亿元,增长13.0%。

农业  农业生产小幅下降。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3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农业产值7.6亿元,同比下降0.2%;林业产值0.1亿元,同比增长1.1%;牧业产值1.0亿元,同比下降13.8%;渔业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亿元,同比下降0.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000亩,比上年下降22.5%;粮食总产量8287吨,下降23.4%,全区粮食亩产460公斤,下降1%,其中水稻亩产633公斤,增长0.3%;小麦亩产310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

现代农业持续增效。粮食生产稳定,600亩高标准农田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农业高效设施农业1036亩,渔业500亩,改造标准化池塘500亩,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积极构建互联网+农业平台,大娘水饺、园外园汤团、丹丹梨等互联网农业企业取得骄人业绩,2018年全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1.5亿元。

工业  工业生产速度回调。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30.7亿元,同比下降10.7%;完成工业增加值179.6亿元,同比下降2.7%。七大主要产业产值“三增四降”,其中电子、生物医药和冶金业分别增长265.6%、4.4%和1.4%;纺织服装、化工产业下降明显,分别为-31%和-13.5%;机械、建材行业小幅回落。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以智能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85.2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9%。完成十大产业链产值206亿元,同比增长7.1%,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7.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8.2%。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医药及生物技术和轨道交通等五个行业增长速度在10%以上。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康进医疗创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佳尔科仿真等7家企业创成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3家。全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41件。

国内贸易和服务业  消费市场稳健发展。201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3亿元,增长7.6%。分规模来看,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6亿元,同比增长11.3%;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3亿元,同比增长1.1%。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25.1亿元,增长7.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1.2亿元,增长2.8%。

高品质消费引领增长。2018年26类商品中,有11个类别呈同比增长,其中,汽车类、化妆品类等8类商品增速迅猛,化妆品类全年限上销售额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21.1%。汽车类商品限上销售额达到23.6亿元,同比增长21.7%。

服务业快速发展。2018年全区21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增长9.5%。全年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113家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27%。

社会发展

文化体育  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至2018年末,全区有1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6个街道级全民健身中心,近30个中小型场地,约580个全民健身路径、16个社区体育公园,109.29公里健身步道,“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覆盖,每万人拥有体育面积为3.43万平方米。此外,焦溪古镇申遗全面启动,寺墩遭址考古勘探有序推进,开展“乐动天宁”“乐的天宁”等文体活动50场,成立天宁爱乐合唱团、国风剧社,区作家协会出版首部作晶《天宁春绕》.配合大运何文化带建设,举办第五届“激情之夏”常州旅辦节暨天宁城市运河音乐文化节,开展各类“非造”讲座5次、省级“非遗”传承活动2次,保护、宜传天宁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至2018年末,全区有学校71所,其中四星级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中4所,小学25所,幼儿园37所,省级社区培训学院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非校事业单位4所。全区中小学在编教职工2563人;幼儿园在编教职工1820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为4711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321人。此外,新增省优质幼儿园1所(全区累计31所)、市优质幼儿园1所(全区累计4所)、市“新优质”学校4所。集团化办学、全课程改革、数字化教学等先进办学教学模式成效进一步彰显,集团化办学实现中小学广覆盖,三河口高中首批合作班生源进入省常中学习,4个项目获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个项目获市级教育改革项目,“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全省推广,创成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科技  科技实力稳步增长。2018年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5.2亿元,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9.0%。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2家,科技项目立项34项,获得各级拨款2054万元,其中:省级项目9个,争取经费1147.9万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其中年内新增市级7家。2018年申请专利3917件(其中发明专利1221件),专利授权1598件。组织科技对接活动9场,新增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

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成功引进各类紧缺人才4192名,其中高层次人才225人,建成企业博士后工作站4个,在站博士后4人;入选省“双创人才”市推荐上报数2人;对接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80余人次,实现领军型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落户达15个,引进“龙城英才计划”C类项目23个;新增高技能人才888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21人以上。

医疗卫生  卫生事业不断提升。2018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2个,执业(助理)医师957人、注册护士768人,全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5人。全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提高到81元。全区出生人口总数总体平稳,二孩占比达40.42%。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数108万余人次。全区家庭医生累计签约居民229673人,签约率35.8%,重点人群签约率77.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落实。切实保障14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效实施。至年末,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76.6%,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78.5%。

社会保障  社保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天宁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3.37万人、14.8万人、11.12万人、11.27万人、11.27万人。社保扩面累计新增1.62万人,其中净增9145人,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0.84万人、12.5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基本完成,审核登记单位179家,申报在职人员5104人,退休人员3985人。有序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第四轮免费体检,安排6.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

福利事业持续推进。全区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到800元/月,年末全区1791户、2407人享受低保,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526户、2071人,农村对象265户、336人,全区累计发放保障金2365万元。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养老机构22个,养老机构床位数3184张。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天宁区的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快捷,至2018年末,区境内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京沪高速铁路和沪宁城际铁路2条铁路线都经过区境内,铁路常州站坐落境内。京沪高铁常州段于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

市区有沪蓉高速公路,为双向8车道,可通往上海、南京、镇江等地。新312国道(改线)、中吴大道(省道)均通过区境内,为双向6车道,可通往苏州、无锡、镇江、南京及上海等地,与宁杭国道和沿江高速公路等道路接轨;向南经过宜兴通往浙江等省辖市,向北经过江阴大桥通往苏北各市、县。

区境内通过的公交汽车专线82条,快速公交(BRT)1号线、2号线均通过境内。辖境内居住的居民出行距离最近的公交站点150-200米,出行公交化率居全国中等城市前列。

境内通航河道5条,总长为25.8千米,其中新运河为三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500吨级船舶。3条河道为四级航道,总长15.2千米。古运河上有常州宝塔旅游有限公司经营水上游专线,有画舫3艘,座位120个,从怀德桥蒐箕巷畔至东坡公园,双向对开。

名胜旅游

概述  天宁区是常州风景名胜汇聚、人文雅士荟萃之地,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红梅公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天宁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省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国家2A级旅游景区3处,张太雷故居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清凉寺、护王府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2个;市、区旅游集散中心各1个。总高为153.79米的天宁佛塔,为当今世界最高、最大的钢结构佛塔。因常州是我国唯一城区被东经120°经线穿越的较大城市,常州将此经线确定为城市东部主要景观轴线,围绕这一地理特色,境内建有紫荆公园。园内建有89米高、世界上最大的无辐式摩天轮。

风土人情  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身着新衣、新鞋,开门放爆竹,爆竹声响宜成双。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互道“健康长寿”、“恭喜发财”、“工作顺利”等吉语,长辈向未成年儿孙发压岁钱。初二始,亲友间相互串门拜年,延续至月半。民间有“拜年拜到正月半”之说。若亲友携小孩前来拜年,长辈须对小孩赏以压岁钱。元宵节,家家早晨吃糖圆(无馅的小米粉圓子)、元宵(有馅)或团子,晚饭后外出观灯。清明,各家门头插柳条,早餐多为油煎隔年蒸制的米粉大团子。清明节及稍前,在家设酒菜上供,长辈率儿孙等至陵园祭扫先祖。端午节,门前插菖蒲、蕲艾。晨起食用同锅煮的米粽、咸蛋。女婿备礼品至岳父母家“张端阳”、表孝心。农历七月三十,相传为地藏王菩萨生日,年长的居民在家门前焚香点烛,插地藏香,众多善男信女自发聚集至天宁寺烧香坐夜。中秋节,早晨吃缀有桂花的糖芋头,晚上全家团聚饮酒,边吃月饼边赏月;女婿携爱人备月饼、藕、烟酒等探望岳父母。九九重阳早晨,家家食用由糯米粉蒸制、以豆沙为馅表面缀有红绿丝、红枣、瓜仁的重阳糕。冬至隔夜,菜肴中常见胡葱烧豆腐。冬至及稍前,居民在家供祀祖先,后聚餐。腊月初八,民间兴做“腊八粥”,即将成排骨、芋头、胡萝卜、百叶、茴芽豆、赤豆、蔬菜等八种以上原料和在一起,煮成粥食用。及此,家家忙着置办年货及香烛锭箔,准备过年。除夕夜全家吃年夜饭(今预约至酒家已渐成风俗)。时近零点,满城爆竹轰响,寓意辞旧迎新。凌晨时分,爆竹次第响起,寓早早发财之意。另,婚嫁、生育、寿庆、丧葬方面有诸多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