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看了《觅渡》,发现常州真是座“宝藏”城市

网址: 日期:2023-09-07

常州龙成.jpg

 

由江苏省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广播电视台、江苏恐龙园赞奇影业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电影《觅渡》8月28日已在全国院线公映。这部恢弘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再现了一百年前三位杰出青年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在壮阔的大时代画卷里,谱写革命青春之歌,用生命诠释信仰的力量。

 

“觅渡”二字,于常州人而言是一份乡愁,更是一段红色记忆。

 

 

走进《觅渡》里的“常州三杰”故里

走进镜头中的场景

感受电影里的风景

品味风景中的常州

 

镜头一

 

1.jpg

▲在这张剧照中,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人,正回忆着常州一座名为“觅渡”的石桥。

 

《觅渡》之名源于江南常州的一座古桥——觅渡桥。片中,“常州三杰”曾几次提起家乡的这座桥。

 

著名作家梁衡曾几次来到觅渡桥附近的瞿秋白纪念馆(原瞿氏宗祠),并写下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秋白就是从这里出发,到上海办学,后来又在上海会见鲁迅;到广州参与国共合作,去会孙中山;到苏俄去当记者,去参加共产国际会议……”

 

觅渡桥历史悠久,初为单孔石拱桥,后多次重建、修建,尽显延陵古城水韵。20世纪70年代,觅渡桥随子城河的填没而被拆除。

 

2.jpg

△手绘觅渡桥

 

3.jpg

△瞿秋白同志故居

 

瞿秋白自喻为“江南第一燕”,立志要为黑暗的中国“衔来春色”,带来光明,“觅渡”恰是他毕生追寻理想社会和自由人生的历史注脚。

 

4.jpg

 

在距离觅渡桥原址不远处,位于西横街32号的常州市第二中学,不仅是《觅渡》取景地之一,也是全剧的封镜地点。选择这里作为封镜场景,是对“常州三杰”觅成长和革命之路的见证。

 

5.jpg

 

市二中校址为创建于唐肃宗至德年间的常州府学,其现代办学史从1924创建“私立常州中学”开始,距今将近百年。承千年府学文化之底蕴,校园环境古色古香、儒风蔚然,人文传统的厚重与现代文明的热烈和谐融合。

 

7.jpg


9.jpg

 

一步一景,寻访红色足迹

常州这座宝藏城市

历史文化古今辉映

 

10.jpg

△常州三杰纪念馆

 

11.jpg

 

12.jpg

△常州红馆

 

13.jpg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镜头二

 

14.jpg

▲在历时两个月的电影拍摄过程中,《觅渡》在江苏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进行了全程布景摄制。

 

15.jpg

 

16.jpg

 

17.jpg

△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摄制现场

 

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坐落于“两湖”创新区核心版块,由近代和现当代风格内外影视场景集群和摄影棚、影视公寓等完善配套构成。自正式开园以来,累计有《第一炉香》《猎毒人》《王牌部队》《爱上特种兵》《罚罪》等超400个中外影视剧组入驻摄制,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

 

18(1).jpg

 

基地内

剧组“打板”声不绝于耳

摄制区外

游客“打卡”络绎不绝

这座家门口的“好莱坞”

让精品影视与城市宣传双向奔赴

 

19.jpg

 

 

镜头三

 

20.jpg

▲晚霞染红天空,晚风轻柔吹拂,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在楼顶天台忧思国家的未来……“那个天台是真正的民国建筑,周围没有一座现代建筑穿帮。”导演宁敬武回忆起拍摄的这一幕,很是感慨:“当时的晚霞非常漂亮,摄制组依靠纯自然光来拍摄的时候,让人产生了穿越历史的错觉。”

 

21.jpg

 

这里就是常州原纺织名厂

——大明厂旧址

走进园区

水塔、厂史馆、刘国钧办公室等

民国时期的建筑群

带着浓浓的时代烙印

 

除了大明厂

电影还在大成三厂、戚机厂等

运河工业遗存取景拍摄

 

22.jpg

 

这些保留完好的民国建筑

以其独特的岁月感和质感

让电影的“民国风”更真实、更细节

把“常州三杰”的银幕形象

镶嵌进本地历史建筑中

也使得影片更具传承意义

 

“千载读书地,百年工商城”

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重要发祥地之一

奔腾不息的京杭大运河畔

一批常州企业与时俱进、百舸争流

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

 

23(1).jpg

运河五号(前身:常州第五纺织厂)

 

24.jpg

常州纺织博物馆(前身:大成三厂)

 

25.jpg

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前身:大明厂)

 

26.jpg

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前身: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原动力车间)

 

近年来

常州将工业遗产保护

与城市更新、创意经济相融合

打造了运河五号、纺织博览园、

天虹大明等“潮流打卡地”

持续打响“工商名城”城市IP

 

27.jpg   28.jpg

 油罐公园

 

 

镜头四

 

29.jpg

▲这是影片中的一幕,少年张太雷和少年瞿秋白坐在亭子中商谈国事。二人同出生于常州,人生几多交集。少年同学建立最初友谊;京津求学和五四运动中加深情谊;莫斯科重逢,后在革命洪流中升华了同志情谊。可以说,差不多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阶段,他们都拥有对方的陪伴。

 

张太雷幼时家境贫寒,夏家大院天井中灰色开裂的地砖质感和残破不堪、富有历史年代的墙面,深得宁敬武导演喜爱,张太雷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30.jpg

 

位于大运河畔西直街240号的夏家大院,是常州实业家夏秉钧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所建前后六进大宅院。

 

31.jpg

 

夏秉钧创立了常州第一家纺织厂,所生产的“阴丹士林布”成为畅销产品,远销苏北、浙江、安徽等邻省县乡。夏氏一族也在常州近代商业史乃至中国近代商业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2.jpg

 

33.jpg

 

34.jpg

 

窄窄的弄堂里,古旧的房子上,写满了“沧桑”。

 

历经百年沧桑的夏家大院,勾勒了民国至建国初期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轮廓,在这栋宅院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也成为我们追忆历史的载体。

 

35.jpg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从常州走出去的名人灿若星河,据统计,常州出的名人人数位居全国第四。大批名人故居,留存在常州街头巷弄,铭刻下这里无边的风骨和文韵。

 

36.jpg

前后北岸

 

37.jpg

青果巷

 

38.jpg

藤花旧馆

 

39.jpg

盛宣怀故居

 

 

镜头五

 

40(1).jpg

▲竹筏划过湖面,荡漾起丝丝涟漪,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万亩竹海……从这张花絮照不难发现,这片取景地就是大家熟悉的溧阳南山竹海。

 

 

42.jpg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常州兼具繁华都市、诗意江南与山清水秀的气质。无论是历史建筑、工业遗址,还是自然景观、旅游景区,对影视剧组来说,常州就是一个丰富的外景宝库。

 

43.jpg

 

青山环抱、绿水相依

溧阳“一号公路”蜿蜒365公里

 

44.jpg

 

45.jpg

△《王牌部队》主演肖战打卡柚山水杉林

 

金坛柚山村地处长荡湖之滨

枕水人家、风景秀丽


46.jpg


“东南第一丛林”天宁寺

暮鼓晨钟

 

48.jpg

 

中华恐龙园

在尖叫声中重返侏罗纪

 

50.jpg

 

常州现代传媒中心

一座著名的“城市地标”

 

51.jpg

 

文化广场

用夏日的露天演唱会

送给常州人最专属的浪漫

 

 

一直以来,“常州三杰”都是

常州最具代表性、

最有影响力的红色资源

“常州三杰”的革命精神

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电影《觅渡》

将“常州三杰”那段

激荡人心的故事

生动展现于大银幕

透过镜头

我们更是以全新的视角

了解到了一个江南文脉源流、

城市生命力蓬勃向上的

常州

 

该文章为转载

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于公众号——常州发布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