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杜甫的这两句千古名句,道出了中国人浓厚的乡愁情结。古镇古村是美丽乡愁的重要载体,凝聚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理念和智慧,历经朝代的更迭,见证历史的变迁,反映独特的民风民俗,延续着地方文化。
常州,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就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在这片土地上,古镇古村星罗棋布,它们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缩影,虽经千年风雨荡涤,历史沧桑,仍有孟河、焦溪、杨桥、沙涨等一批古镇古村,保持着古朴的风貌,留存着昨天的记忆,传承着历史的文明。
古镇古村作为重要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其地名沿用时间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较高。2022年,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住建厅等六部门联合公布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常州共有7个古镇、12个古村落入选。常州市民政局同年也公布了常州市级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其中包括了22个古镇和56个古村落。下面,请跟随我们的地图来一览常州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
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奔牛镇
省级古镇地名奔牛镇,有着2100余年的历史。春秋战国,繁忙的战时运输、往来奔波的人流,为奔牛古镇带来了人口的扩张、经济的繁荣。隋唐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孟河的先后开通,舟楫往来,馆舍林立,茶坊、油坊、碾坊、糖坊、竹木坊、铁铺、窑业等应时而生,商贸交易兴盛,奔牛一时成为名噪江南的商埠。
季全保笔下的奔牛古镇
奔牛古镇_万缘桥现景
儒林镇
省级古镇地名儒林镇,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储光羲的故乡,唐肃宗李亨赐名“儒林”。儒林古镇历史悠久,据传这里为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屯兵陈粮之所。镇内的鲁墅八阵图村为南宋名士、诸葛亮第三十二世孙诸葛维贤所建。儒林柚山河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儒林古镇_八阵图鲁墅村
杨桥村
省级古村地名杨桥村,地处武进区与宜兴交界处,距今已有约800年的历史。村庄发迹于南宋,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杨桥庙会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被评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杨桥老街25号南侧民宅实景、西立面建筑测绘图
杨桥古村_南杨桥
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分批次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常州在历批次的评选中,孟河镇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焦溪村、杨桥村、沙涨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称号,焦溪村南下塘等31个村获评“江苏省传统村落”。下面,请跟随我们的地图一览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名单
孟河镇
常州唯一的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孟河镇,坐落在长江之畔,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江南古镇。这里是齐梁故里,在齐梁时期曾经走出了15位皇帝。这里是孟河医派的发源地,是革命先驱恽代英的故乡。古镇风光秀丽,文化遗存丰富,历史遗迹清晰,建筑特色古朴,保留下来的古风古韵,依旧触手可及。
焦溪
千年古村焦溪,东倚鹤山,北枕舜山,南望石堰(芳茂)山,舜河依山流经,龙溪河穿村而过,完整的保留了七百余年前的江南古村风貌。焦溪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是江南山水兼备、风貌格局完整、明清商贸典型的代表村落。
焦溪古村_龙溪河沿岸
沙涨村
始建于元代的沙涨村,是少数民族官吏迁居并繁衍形成的古村落,也是全球“偰”姓的发源地。古村呈现“一墓三河,两街六巷”的空间格局,现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内地罕见的古代少数民族官吏大型墓葬,对于解读西域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沙涨村_合剌普华墓
这些撒落在龙城大地上的古镇古村落,集中反映了常州城镇发展的历史轨迹、传统文化和地域风貌,让我们在今天还能一览最原始的青砖瓦墙和过往繁华,见证常州的悠久历史,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加强古镇古村落保护,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建设者和见证者,能继续用心用情守护常州这些古镇古村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留住乡愁,守住民心。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常州市测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