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青果巷附近“隐匿”的宝藏小巷们,打卡!

网址: 日期:2023-11-09

常州龙成.jpg


青果巷集古河、古桥、古巷、古弄、古宅于巷区之内,融风韵、风物、风霜、风姿、风情于内涵之中,堪称常州的历史文化瑰宝。

 

若你造访青果巷,你就不能只逛青果巷。与青果巷相串联的那深深浅浅纵横交错的小小街巷里,藏着更多动人故事。

 壹  麻 巷

 

1.jpg

 

麻巷位于常州市青果巷之东。

 

麻巷东西走向,东临延陵西路(原八字桥和斜桥处),西至和平北路中段(原观子巷)新坊桥堍,全长400米左右。

 

麻巷地名的由来,据传因系古代织麻(布)者聚集地,故名。早在唐宋时期,常州产的丝绸麻布纺织品就闻名于世,其中的苎麻布更远销西北甘肃的交河郡一带。不过麻巷之出名,还在于巷中段有座吴氏中丞第的缘故。

 

2.jpg

△ 1988年的麻巷(顾其文摄)

 

20世纪90年代,因麻巷改造,古民居不再。仅存的吴氏中丞第也因中医院扩建,于2002年搬迁至新北区薛家市民广场。麻巷古风不再,仅留巷名保留至今。

 

贰 观子巷

 

3.jpg

 

观子巷又名冠子巷,状元坊。南起新坊桥,北至显子桥(文化宫十字口),全长约350米,巷宽2米,传为苏东坡观子之地,故名。

 

4.jpg

坐落于观子巷口的新坊桥

 

相传,宋建炎三年(1129),曾任吏部、户部尚书的孙觌为苏东坡在常的爱妾王氏所生。因东坡遭贬流放海南,孙觌年幼时只得托付给一孙姓人家寄养。几年后,东坡遇赦获释,回到常州,思儿心切,但又不便直接相认。于是,经人周旋,东坡泊舟于后河,王氏带着儿子隔岸与东坡见上一面。邑人为纪念这一轶事,便将当年东坡泊舟处的石桥称显子桥,而岸旁通往新坊桥的小巷名观子巷。清《武阳合志·摭遗》有此记载。但据清初学者赵翼考证:“觌本非端士,所谓东坡子者,出于觌之自言,欲以攀附名流”而已。

 

5.jpg

史良故居

 

原观子巷17号有史良故居。后因新建和平路,此巷拓宽,巷名无存。

 

叁 东下塘

 

6.jpg

 

东下塘,在常州南市河南岸。南市河,史称前河,是从春秋时期起,就流经常州市区的一段河流。因为河处青果巷以南,史上该地区由于商业集贸形成集市,所以被称为南市河。东下塘东至晋陵中路,西至广化街(弋桥南),长800米,宽3米。这里,是常州纺织业兴起并发展的摇篮地之一。

 

7.jpg

摄:双桂女

 

常州近代工业中,纺织业举足轻重。清末民初,常州纺织工业与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同步。清光绪三十年(1904),常州始有专业织布工场,分散的手工业生产向工厂化发展。两年后的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八日(1906年11月23日),在东下塘的江西会馆房屋里,常州第一家织布厂一一晋裕织布局成立。这是常州近代纺织工业正式兴起的标志性大事。

 

到1916年6月,东下塘里发生了常州纺织史上又一个标志性大事:常州大纶机器织布厂开业。该厂开始使用动力织机,生产力具有现代意义,产品斜纹布跻身当时世界一流。更重要的是,这个当时最先进纺织企业的创始人、领头人里,包括了蒋祖光、刘国钧等人。尤其刘国钧,从东下塘正式进入织布业后,在常州纺织业的大发展中,终脱颖而出,成为常州整个纺织业兴旺发展的领衔人物,成为中国纺织业巨子。

 

东下塘在常州传统制布业初始,就因其水网的四通八达,为城市纺织企业的快速扩张,作出了贡献。近代纺织业向现代纺织业发展过程中,其晋裕织布局、大纶机器织布厂的诞生,为常州纺织业的兴旺,为本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为常州纺织业在中国纺织业中占一席地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肆 陶沙巷

 

8.jpg

 

话说靖康二年(1127)四月,宋都汴京失守,徽、钦二帝成为金国俘虏,北宋灭亡。身为康王的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

 

9.jpg

 

两年后,金兵破徐州,奔袭扬州,宋军大败。宋高宗仓皇东撤。途中随行护驾的御林军,大部分均已战死,当宋高宗到达镇江时,已成为孤家寡人。其继续沿大运河南下,逃至常州时已筋疲力尽,于是躲进了一座破庙。白天不敢出门,傍晚出去乞讨。

 

一天黄昏,他来到东下塘一巷口时,因饿晕而跌坐在一户人家门口。这户人家有一位老婆婆,开门向外倒洗脚水时,未曾看清街沿石上有人,哗啦一盆水,把宋高宗浇成了落汤鸡。于是,一场戏剧性的趣闻就开始了,老婆婆收留了落魄的宋高宗,询问道:看先生仪表堂堂,为何沦落街头?宋高宗当然不敢实情告知,只得含糊其辞道:逃宿、逃宿……

 

10.jpg

 

再后来,宋高宗在常州乡邻的帮助下,顺利抵达临安(杭州),并在岳飞、韩世忠、张浚、张守(武进湖塘人)等忠臣良将的辅佐下,抗金复国。

 

因此,当地的居民就以皇帝“逃宿”之言,把这条巷子叫做“逃宿巷”。而此事传至宋高宗耳中,觉得不雅,有失皇帝身份,于是下旨,取其谐音,把逃宿巷改为“陶沙巷”,并沿用至今。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文旅常州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