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陆笪的前世今生

网址: 日期:2025-03-10

龙城.jpg

 

陆笪,位于溧阳城区西北二十多公里,背靠瓦屋山、丫髻山、青龙山等绵绵青山。源于诸峦之中的泉流汇于村西,南下北河,再入太湖,人称“四十九条凹,凹凹洼洼归陆笪”。陆笪丘陵岗阜层次分明,在青山秀水的滋润下,桑林茶园绿意盎然,麦垄稻畦生机勃勃,茂林修竹苍翠如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自南宋嘉定年间开始,陆笪就是爱国诗人陆游后人的聚居地,村庄由此得名。

 

31.jpg

 

追溯历史,陆笪的开村之祖为陆游之孙陆立基。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陆游之子陆子遹赴任溧阳知县,嗣子陆立基随侍,并于嘉定十四年,与竹箦陶庄名门之后沈氏完婚。婚后,夫妇俩择陶庄三里之外的风水宝地建宅定居,育有三子,长子庆五、次子庆十五、三子庆十九。陆立基非常重视读书,创建立基书院,教化一方。后世虽子孙分衍,读书风气却始终传承。明代时,陆征、陆禹思金榜题名,创造一门两进士的辉煌。清朝时,陆氏子孙秉承家风,亦耕亦读,诗书传家,瓜瓞延绵,逐渐将古村建成溧阳西北的名村。如今,走进古村,那十多个一人抱不住的雀杆石,印证着陆笪村旧时的富裕和繁荣。

 

·  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军与清军在溧阳境内进行了残酷的拉锯战,致使生灵涂炭。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陆笪沦为一片焦土,良田抛荒,人烟绝少。此后,在清政府征召下,苏北、江阴等地移民陆续迁徙至此开荒定居,陆笪逐渐形成陆、杨、谢、高、俞、梁、马、唐、赵、蔡、杜、张、章、陈、徐、荆等多姓氏混居的自然村。

 

·  抗日战争时期

 

侵华日军在陆笪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陆笪村民同仇敌忾,自发组织大刀会,支持新四军抗战,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陆笪村民积极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搞好农耕的同时,创建陆笪农具厂、竹木器厂等,发展农村经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笪大队社员参加了大山口(神女湖)筑库工程、拖板桥引水河开挖工程,解决了农田灌溉及饮用水问题。改革开放后,陆笪加大力度,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放开手脚,创建民房建筑工程队,搞活多种经营;农村面貌和村民生活得到大幅提升,先后通上自来水,建成“电话村”,开通村镇公交,成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村”。2018年,陆笪文化活动会馆首期工程—陆氏宗祠顺利落成,成为闻名遐迩的乡村文化景点。

 

岁月有情,山水为证。2019年1月31日,陆笪因较好地保存了历史风貌,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第三批试点,成为全市第六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2019年2月28日,陆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程全面启动。陆笪,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能留住乡愁的特色田园乡村正渐行渐近,奔向新的时代。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溧阳史志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