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崇法寺

网址: 日期:2025-05-13

龙城.jpg

 

位于常州市中心双桂坊、现人民公园东南隅的崇法寺,相传是隋朝司徒陈果仁的后花园,后来才改成寺院。在过去的1300多年里,寺院屡屡更名:南唐保大元年(943)称大圣院,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名僧伽院,宋宣和七年(1125)赐名崇法禅院。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佛殿、钟楼后,又改名为崇法教寺。寺院地处城中,无数的善男信女都来烧香拜佛,香火法事鼎盛,又因为寺院东南角原有钟楼,“巍然插云表,钟声闻数里”,因以钟楼闻名,又俗称“钟楼寺”。

 

此后,崇法寺殿宇屡建屡毁。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十月,突发火灾,楼毁钟裂。嘉庆年间,大殿重新修葺。道光七年(1827)八月,新阁落成,高四丈一尺,广三丈四尺五寸,气象森然。殿北壁间立存常州人苏宝四撰文、庄又朔书写的《常州府崇法寺重建钟楼碑记》碑刻。咸丰年间,崇法寺毁于兵火,光绪年间重建筑分殿堂。僧鸿昶、定仁相继住持,建有释伽殿、大雄宝殿、圆通阁等。清代时,“法会之盛,几几与天宁埒”。之后,钟楼、魁星神阁又毁,仅存大殿及藏经等部分建筑。岁月无情,不过一百多年后的钟楼寺就变得徒有虚名,大铜钟、钟楼和魁星神阁尽毁于兵燹,劫后的大雄宝殿、藏经楼、诵经堂、僧舍和莲池,仍依稀可见昔日规模。

 

解放初期,解放军曾驻军庙中。1955年7月,常州市人民委员会将崇法寺庙舍拨给图书馆使用,图书馆迁入崇法寺。1959年,拆除崇法寺后厢房,扩建人民公园。1982年,崇法寺大殿辟为少年儿童图书室。20世纪80年代末,藏经楼也被拆除。目前仅存九脊单檐歇山顶,高大古朴的大殿一座,大殿前后为木格落地长窗,正脊前后两面饰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四面屋檐呈双飞结构,四翘角凌空举折超出墙面,雄伟之中透出灵巧。1995年,图书馆先后搬迁,由常州市人民公园负责管理。

 

寺.jpg

1960年代崇法寺

 

1987年12月,崇法寺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一则关于崇法寺大钟的民间传说,说的是在道光年间造的大铜钟,竟然撞不响,只能束之高阁。有一天,常州才俊汤贻汾闲游到此,看见束之高阁的钟,信手挥鞭一击,哑钟开口,钟声洪亮,传到几里开外。汤贻汾吟道:不鸣则已鸣惊人,钟楼寺钟似有神;劝君看破世上事,万物有败必有成。

 

虽有“暮鼓晨钟”的说法,但崇法寺的大铜钟是可以在早晨和黄昏各撞一次的,“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崇法寺钟要敲一百零八响也是有说法的。一说代表岁月,明代学者郎琐《七修类稿》中记载:钟“扣一百零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正是此数。”“七十二候”就是《素问》中说的“五日谓之候”。五日是一候,六候就是一月,一年有七十二候。一说象征敬菩萨《宗教词典》释义:念珠有一百零八颗,菩萨有一百零八尊,敲一百零八响钟声,以表明对菩萨的虔诚。一说是说能解除烦恼,佛教认为,人生烦恼有一百零八种,敲响一下钟声,能除一切烦恼,《钟偈》中有:“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大智度论》笺注:“菩提,无上智慧。”还有一说是含义高寿,这是民间的口彩,古代长者活到一百零八岁,称之“茶寿”。茶的草字头是两个十字,加起来二十;中间“人”字形和下面的“木”字形,可拆作八十八,两数相加,即为一百零八。

 

崇法寺经历近千年历史长河的洗刷,建筑屋面存在漏雨现象,常州市佛教协会自筹资金,对崇法寺进行了修缮。崇法寺保护修缮工程于2023年2月1日开工,2023年6月5日完工,在屋面正脊保持不动的前提下揭顶,加固梁架,增加防水层。验收专家踏勘现场后对崇法寺保护修缮工程进行评审,认为该工程遵循了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和最小干预原则,真实完整地保存了历史面貌,使建筑附有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得到展示和延续。

 

寺1.jpg

修缮后的崇法寺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常州古运河南大街文化旅游区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