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云”上打卡常州天宁“二十八景”

网址: 日期:2025-07-07

龙城.jpg

 

大运河水绵长悠远,穿常州而过,沿河积淀出了众多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形成了以“常州三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青果巷为代表的街巷文化、以唐荆川宅为代表的名宅文化、以天宁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新坊桥为代表的古桥文化。

 

1.jpg


今天,带你“云”上打卡,因大运河而美的常州天宁“二十八景”。

 

01  张太雷纪念馆

 

张太雷纪念馆,即中国青运史常州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太雷旧居建造。张太雷纪念馆是全国唯一集缅怀、纪念、宣传、研究张太雷同志事迹与精神的专业馆,由张太雷旧居及张太雷生平事迹展两部分组成。2005年中宣部将其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被命名为“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江苏青少年研究教育基地”。

 

2.jpg

 

3.jpg

 

4.jpg

 

02  恽代英住地

 

市级文保单位恽代英住地位于晋陵中路省级文保单位吕思勉故居东侧,展览以“青年的楷模恽代英”为主题,详细介绍恽代英的生平和革命生涯。布置有3座恽代英塑像。

 

5.jpg

 

6.jpg

 

7.jpg 


03  瞿秋白出生地——八桂堂天香楼

 

八桂堂天香楼为瞿秋白出生地,位于青果巷82-84号,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两层,位于市级文保单位刘国钧故居东路第三进,原为唐氏八宅之一,因宅内植桂八株而得名,晚清时为瞿秋白叔祖、湖北布政使瞿赓甫府第,1899年1月29日秋白诞生于天香楼二楼西厢房。

 

8.jpg

 

9.jpg

 

04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被授予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江苏最美运河地标”等荣誉,大师辈出、精英不穷,更有着“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修缮后的青果巷,大量明、清、民国古建群落得以保留原真性。此外,街区融入文化非遗传承、文艺演娱互动、文创国潮时尚等元素,使得古朴与现代相生共融,创制出一片诗意的平衡。

 

10.jpg

 

11.jpg

 

12.jpg

 

05  常州唐氏民宅、唐荆川宅

 

常州唐氏民宅、唐荆川宅位于青果巷内,是街区内保存最为完好、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明清建筑群。“唐氏八宅”即八桂、易书、筠星、松健、礼和、四并、复始、贞和等八堂。其中,唐氏民宅之贞和堂和礼和堂,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jpg

 

贞和堂亦称保合堂,是唐氏八宅中的主宅,也是唐家最早的宅邸,尤以第二进楠木厅最具价值,保存了明代木构梁架主体,是常州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明代民居。

 

14.jpg

 

06  阳湖县城隍庙戏楼

 

常州阳湖城隍庙戏楼,位于青果巷东首原新坊桥小学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戏楼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是常州现存的5座古戏楼(合称“常州戏楼群”,系省级文保单位)之一,目前已修复完成。为传承老常州戏曲文化,这里将重现当年演出盛况,让市民及游客了解常州传统戏曲文化的深厚与悠远。

 

15.jpg

 

16.jpg

 

07  赵元任故居

 

赵元任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其故居位于青果巷16弄,原名“湛贻堂”,由赵元任曾祖父赵朗浦于咸丰年间建成。坐北朝南,回形楼多进,楼房均两层,为硬山造砖木结构建筑。“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赵元任作词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在青果巷梦回缭绕。

 

17.jpg

 

18.jpg

 

08  史良故居

 

史良是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部长。史良故居位于和平北路122号,建于清末,坐西朝东,现存硬山造一进三开间,厅前天井青石铺地、栽有花木,并设垣墙围护,境清幽。史良于此出生,并度过少年时代。

 

19.jpg

 

20.jpg

 

09  周有光宅

 

周有光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宅位于青果巷133号,沿南市河而建,共三进院落,坐南朝北,硬山造砖木结构,是典型的清式江南枕河民居。周有光在此出生并度过少年时光。

 

21.jpg

 

22.jpg

 

10  新坊桥

 

新坊桥位于和平南路中段东侧,南北向横跨椿桂坊麻巷地段。始建于南朝萧梁大同元年(535),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常州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名桥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常州众桥之祖。

 

23.jpg

 

24.jpg

 

11  天宁禅寺

 

常州天宁禅寺,依傍大运河东段,是国家重点保护寺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始建于贞观、永徽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常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刹,以“殿宇巍峨壮观,佛像高大庄严”闻名遐迩,并享有“东南第一丛林”、“一郡梵刹之冠”的美誉。它见证了中国佛教历史文化的兴盛。

 

25.jpg

 

12  天宁宝塔

 

13层高的天宁宝塔位于天宁禅寺,高153.79米,为世界第一高佛塔,始建于2002年,由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设计,铜雕艺术家朱炳仁担任铜总工艺师。天宁宝塔承载1000吨铜饰,采用举世无双的铜雕艺术,是一座“盛世之塔、文化之塔、传世之塔”。

 

26.jpg

 

27.jpg

 

13  红梅公园

 

红梅公园因红梅阁而命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江苏省优秀风景园林示范项目、江苏省春季十大赏花胜地。公园内大片的水域,相伴满园繁花,红梅春晓、古刹钟声、曲池风荷、青峦倒影、凤桥花径、翠薇秋霞、孤山雪松、文笔夕照等八景点缀其中,极具水乡特色。

 

28.jpg

 

14  文笔塔

 

文笔塔坐落在红梅公园东南部,为省级文保单位,是常州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太平寺的主要附属建筑,原名太平寺塔,后因被视为常郡“文笔峰”,故俗称文笔塔。太平寺早废,塔尚存。现存塔身为清光绪末年重建,木檐楼阁式砖塔,七级八面。文笔塔现为“红梅八景”之一——“文笔夕照”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9.jpg

 

15  红梅阁

 

红梅阁位于红梅公园内,建于两米高的土台上,砖木结构,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古朴厚重,气势壮观。始建于唐昭宗年间(889-904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为省级文保单位。梅花怒放时,景色绚丽,令人流连忘返。

 

30.jpg

 

31.jpg

 

16  常州文庙大成殿

 

常州文庙大成殿位于常州市工人文化宫内,原系常州府武进、阳湖两县文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年),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大成殿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单檐歇山顶,梁柱粗硕,规模宏大。2011年12月,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2.jpg

 

33.jpg

▲清代常州地方志内的县学大成殿图

 

17  东坡公园

 

东坡公园位于古运河东去的咽喉要地,是天宁区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公园三面环水,古迹众多,岛间古桥相连,古运河穿行而过,是集历史文化、名人古迹、休闲放松等于一体的城市古典园林。

 

34.jpg

 

35.jpg

  

18  舣舟亭、东坡洗砚池

 

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曾先后14次来常州,东坡公园一区,便是苏东坡当年弃舟登岸入城之地。后南宋有人为纪念在常州终老的苏东坡,建舣舟亭。

 

37.jpg

 

38.jpg

 

御碑亭东北的假山旁,东坡洗砚池便“藏”于此。该池长1米、宽0.5米、深0.5米,以青石凿成,相传为苏东坡晚年洗涤笔砚之处。洗砚池原在藤花旧馆内,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移至此处。

 

39.jpg

 

19  仰苏阁

 

东坡公园内有一处为纪念苏东坡所建的仰苏阁。台基西侧有“坡仙遗范”石碑,乃清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南巡来常时题写。夜幕降临,园内最为核心的照明景观即为仰苏阁,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重大气。

 

40.jpg

 

41.jpg

 

20  南港码头

 

南港码头地块是原常州市交运南港装卸储运公司所在地,曾为常州近代大运河沿线重要装卸储运码头之一,现尚存5栋红砖仓库房及其他工业遗存。如今,这里已建成南港1957音乐美食集装营,是以集装箱装置艺术和音乐艺术为特色的主题美食街区。

 

42.jpg

 

21  文成桥、飞虹桥

 

文成桥为三孔拱桥,外形古朴,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与运河整体风貌相一致,与两岸景观的风格、色彩等相统一。文成桥有效连接运河南北两岸的公园绿地、历史人文、休闲景点等资源,形成慢行环线。

 

43.jpg

 

飞虹桥位于东坡公园西北门,单孔石拱桥横跨古运河与市河交汇处。飞虹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五十年(1785年)重修,据《地方志》记载,每当夕阳西下,桥身像彩虹一般倒映水中,俗称“飞虹桥”。

 

44.jpg

 

22  大成二厂竞园

 

大成二厂竞园位于延陵中路268号,园内有东风厅、大成轩、观蝶廊、悠然洞等景观,并凿池叠山,形成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之景,成为全市最早的工厂园林,也是刘国钧在常州重要的工业文化和人文历史遗址之一。


45.jpg


46.jpg

 

47.jpg


23中华纺织博览园

 

“中华纺织博览园”坐落于中国纺织巨子——刘国钧先生在1936年创建的大成三厂旧址之上,是中国首座以“纺织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城市综合体,融历史文化、纺织科技、艺术时尚为一体的常州纺织博物馆,也是常州目前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近代纺织工业遗产。该项目被省文旅厅评为“2021年全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

 

48.jpg

 

49.jpg

 

24  十里杜鹃

 

天宁区凤凰新城内依托大运河畔环岛景观带,形成长达14.8公里的杜鹃花海。这里前身是老工业基地聚集地,如今,由“工业锈带”华丽蝶变为“城市秀带”。杜鹃花象征热烈奔放、鲜艳夺目和革命的胜利。天宁以花为媒,借此推介集旅游、文化交流、产业推动等为一体的天宁品牌。

 

50.jpg

 

25  红馆

 

常州“红馆”——中共常州地区百年党建史料馆,2019年建成,位于凤凰新城环岛路。围绕“常州市首个革命史、组织史综合展馆,常州市首个党支部书记集训基地,常州市党员党性教育基地,有品位的红色城市会客厅”四大定位打造。

 

51.jpg

 

52.jpg

 

26  舜山

 

舜山是虞舜、季札治水、躬耕的开吴圣地。天宁根据《毗陵志》记载还原了“舜山八景”,即舜池开月、舜过遗风、至德书院、星空露营、七彩花田、芦荻蒹葭、水巷邻里、油菜花田等。

 

53.jpg

 

2021年8月,该片区生态修复案例荣获江苏省“最美生态修复案例(矿山生态修复类)”。

 

54.jpg

 

27  焦溪古镇

 

古镇位于天宁区郑陆镇,石拱古桥、青石板路、带字砖雕、黄石半墙,山水成系,完整保留了1200余年前的江南古村风貌。目前,古镇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正在积极推进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

 

55.jpg

 

56.jpg

 

28  焦溪古桥群(咸安桥、三元桥、青龙桥、中市桥)

 

咸安桥、三元桥、青龙桥、中市桥是焦溪古镇保存完好的古桥,均为市级文保单位。

 

咸安桥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咸丰年间(1851年至1861年)重修,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横跨于焦溪老街龙溪河上,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单孔平板桥梁,与其他桥相比,别具一格,更具欣赏价值。桥面共用长约6.5米的花岗岩条石7块,其中5块铺面,2块作栏板。两个桥墩用直条金山石筑成,站在桥中间,一眼望去,青山绿水,与老街深巷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历史景观。


57.jpg

 

58.jpg

▲三元桥

 

三元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期望这里人才辈出,出类拔萃,“连中三元”,故命名。桥横跨于焦溪南街和南下塘之间的龙溪河上,是一座东西走向的纵联并列式单孔石拱桥。拱圈外镶边,桥面正中嵌浮雕图案的龙门石,桥面两侧竖厚实的栏板,各嵌有6根望柱,部分望柱端部雕刻成狮子形象,两侧桥额刻有浮雕“三元桥”3字。桥梁用花岗岩和石灰岩(青石)建成,民国时曾进行局部维修,现保存良好。

 

青龙桥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名“虞门桥”。青龙桥属纵联分节并列式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桥拱圈外镶边,拱圈上端两侧有桥耳一对。桥面中间嵌一旋叶形浮雕图案石,桥面两侧置厚实的栏板石,两侧桥额有阳刻楷书“青龙桥”3字。

 

59.jpg

 

60.jpg

▲中市桥

 

中市桥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东西走向,地处街市中段,故名“中市桥”。中市桥是一座纵联并列式单孔石拱桥,拱圈外镶边,桥面两侧置厚实的栏板,桥顶面两侧嵌望柱各两根,两侧横额有阳刻“中市桥”3字。此桥用花岗岩砌成,经历200多年,桥体仍然完整坚固。

 

(来源:锦绣天宁)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中国大运河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