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名?门牌号码是不是地名?这一问题是广大地名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城镇地名标准化管理能否搞好的关键。当前,地名工作的重点是搞好城镇地名标准化管理,城镇地名标准化管理的重点又是街、路、门牌。但对门牌号码是不是地名这一问题,地名学术界持有不同见解,影响了城市地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人认为:门牌号码是出于城市管理的需要,由公安部门统一编订,不能归入地名范畴,这就使有的地名工作者对城镇门牌号码的编订认为管与不管都行。为了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亟需广大地名工作者统一思想,正确对待城镇门牌号码的设置、管理工作。门牌号码是不是地名,需要先从理论上找出依据,我们不妨给“地名”这一概念用逻辑方法下个定义,分析其内涵,问题自然就会清楚了。
列宁曾说过:下定义就是把一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在实际思维活动中,常用的下定义方法是“属加种差”的方法。其程序是:
① 通过对概念的概括,找出被定义概念邻近的属概念,确定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属于哪一个类。
② 找出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这一种对象与该属中的其它种之间的差别——种差。实际上就是找出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具有,而该属中的其它种对象不具有的特有属性。
③ 用表示种差的概念限制邻近的属概念得出定义概念。
④ 用联结词把被定义概念和定义概念联结起来,就得到了定义。
其公式可表示为: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给“地名”这一概念下定义时,应首先找出“地名”邻近的属概念——即“名称”,确定“地名”是“名称’的一种。然后把地名同其它名称(如:人名、动物名、植物名等)进行比较,找出地名同其它名称的差别,即“用语言和文字形式赋予各个自然、地理实体”。再用这个种差限制邻近的属概念就得到了定义概念“用语言和文字形式赋予各个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最后,用联结词“就是”把被定义概念和定义概念联结起来,构成了“地名”的定义:
地名就是用语言和文字形式赋予各个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
下面分析地名这一概念的内涵。众所周知,名称有文字的、符号的、数字的不同形式。自然意指天然,非人为的。那么地理意指什么呢?辞源释为三层意思:①山川土地的环境形势;② 研究地球表面现象,行政区划等情况的科学;③ 犹言地址。地址一词辞海释为“个人的居住地点或团体机关的所在地”。根据以上分析,那么“地名”应该是:用语言和文字形式赋予各个自然(天然;非人为的)、地理(个人的居住地点或团体机关的所在地)实体的名称(文字的、符号的、数字的)。那么,作为个人的居住地点或团体机关所在地的名称(门牌号码)不是地名又是什么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地名学也当然不例外,它随着人们对思维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地名学研究的对象也将不断向前发展。从远古的刻痕为记,发展到今天的以科学方法命名、更名以及编订门牌号码。其研究领域的空前扩大,充分证明了“地名”这一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揭示、去研究。门牌号码古代没有,所以也不可能作为“地方的名称”去研究、去管理。随着现代文明的提高,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门牌号码将作为个人的居住地点或团体机关所在地的代号广泛应用,发挥其指代性作用。所以,广大地名工作者应该把编订门牌号码作为义不容辞的份内工作,大张旗鼓地、理直气壮地管起来,做好地名规划和地名标志建设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地名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