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全省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推进会交流发言摘编·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人民政府

网址: 日期:2023-11-27

常州龙成.jpg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人民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的通知》,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悉心指导下,罗溪镇主动担当“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职责使命,建机制、搭平台、拓载体,历时六年有余,罗溪“一镇两村”三本方志相继付梓面世。

 

01、压实责任,巧借东风,主动作为完善工作机制

 

罗溪文化底蕴深厚,编志修志传统悠久。2014年《罗溪镇志》启动编纂,上下联动、一体推进,2018年《温寺村志》编纂工作启动,不足一年46万字村志面世;2020年《鸦鹊村志》编纂工作启动,9个多月,50万字的《鸦鹊村志》成稿出版。挖掘历史底蕴,寻找文化自信根脉,罗溪始终坚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聚焦主责主业,以高度的责任意识率先构建修志工作机制,及早谋划部署,争当“排头兵”。

 

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的通知》,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同步部署印发《常州市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实施方案》,罗溪巧借政策东风,以“第一速度”抢抓政策机遇,高度重视修志工作重要性,将实施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将编纂镇村志提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工程建设、乡土文化自信的高度;以“第一责任”深入贯彻落实,总结过往经验,加大工作力度,成立编纂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亲自主持编纂工作,研究制定方案、抓好动员部署,切实担负起镇村志编纂的主体责任,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02、攻坚克难,质量先行,因地制宜搭建工作平台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也是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坚持质量第一,罗溪镇聚焦修志工作中的难点,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探究、实效性突破,因地制宜搭建高质量工作平台。

 

向内聚力,选优配强抓“重点”。罗溪镇政府强化组织领导,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负责具体工作,统筹部署、任务落实、责任到人,为镇村志编纂明晰方向;牵好头、强沟通、促进展,组织召开镇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编纂队伍组建事宜,邀请熟悉镇村历史的老同志、老学者作为专家顾问,由各单位、村社区共59名镇志编纂工作联络员广泛收集各类材料,再由工作经验丰富且文字功底优秀的机关工作人员主笔,共同发力“地基”更牢。

 

向外发力,广征博引破“盲点”。针对罗溪镇区域规划的特殊性,镇志办多次组织人员至武进区统计局、档案馆、建设局、民政局以及新北区档案馆等10余个部门查阅、复印档案资料,对《武进县志》《武进志》《武进年鉴》《武进统计年鉴》《汤庄桥乡志》《罗溪乡志》计1000余万字的档案资料进行通览筛选、收集整理,求真存实“视野”更广。

 

干群合力,携手攻坚破“难点”。初稿形成期间,罗溪镇不断加大资料征集力度,通过各类渠道寻找并采访1000余人次,召集亲历者、老干部召开座谈会近20次,全镇上下充分联动、通力合作;初稿形成后,为保障志书质量,编写人员互换审阅、集体统稿,向各方广泛征求意见,并多次在样书印刷完成后和验收过程中,向市、区两级6位专家领导征求意见建议,逐字逐句推敲修改,务实笃行“脚步”更稳。

 

 

03、系统推进,修用并举,守正创新拓展工作载体

 

地方志事业赓续传承、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高质量完成,存史镜鉴、资政辅治作用日益彰显。罗溪镇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将其作为重塑乡村文化、聚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民有所需、志有所为,下一步罗溪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对于修志编志工作的统一部署,守正创新、积极探索,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罗溪故事。

 

系统化推进,将方志资源“用起来”。深度挖掘方志资源,充分调动方志对于开展全镇工作的指导性作用,“以史为鉴,鉴古知今”,同时加大对方志的宣传力度,组织相应的学习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以方志知识激发工作思路、激活工作热情。

 

一体化拓展,让方志文化“强起来”。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罗溪镇目前已完成“一镇两村”方志的编纂,为其他正在开展或未开展的村庄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当前,溪南村、邱庄村的村志编纂工作已列入规划,下一步将积极做好宣传与前期准备工作。

 

数字化创新,使方志成果“活起来”。及时响应市委、市政府对于三轮工作修志任务的部署,在实现镇村志全覆盖后,创新体例方式,借用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打造更现代化、更具罗溪特色的精品化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方志江苏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