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青果、平陵、乌衣、伯牙……真美!

网址: 日期:2023-11-20

常州龙成.jpg

 

近日

2023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

名单出炉

全省共评出

第二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157个

 

1.jpg

 

其中,常州上榜的地名有▼

 

01 路、街、巷(里、弄、坊)地名

 

天宁区:青果巷

 

钟楼区:青云坊

 

新北区:孟河老街

 

溧阳市:平陵路

 

02 古桥梁地名

 

天宁区:乌衣桥、新坊桥

 

新北区:万缘桥、伯牙桥

 

金坛区:望仙桥

 

▼ 


地名是镌刻在大地上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数代人丰富的记忆与情感。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地名文化遗产,探寻其中蕴藏的历史风采。

 

 

青果巷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青果巷是常州市区保存最为完好、最负盛名的古街巷,是常州整体历史风貌的精华所在。巷内以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分布有名宅故居、祠庙殿宇、桥坊碑石、林泉轩榭、古井码头、戏楼剧场、学堂校舍等。

 

《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因为沿岸开设有果品店铺,人们就称这里为“千果巷”。常州方言“千”“青”难辨,才有了现在的“青果巷”之名。

 

2.jpg

 

 

青云坊

 

青云坊原名青云里、德寿坊,大约有取“青云直上”之意。20世纪80年代,这条巷子东起打索巷(现晋陵路的一部分),西至南大街,全长410米,巷宽5米。现在的青云坊自南大街至晋陵中路。

 

3.jpg

 

 

孟河老街

 

孟河老街,始建于明朝,经清朝、民国逐渐建成。现在孟河城北老街为南北走向,总长562米,其中历史街区382米,老街街道由青皮石板铺设,房屋为砖、木结构。

 

孟河城北老街历经数百年光阴,虽短短不过五百多米,却挑起了中华千年风云际会。“兰陵古墟”“齐梁故里”“孟河医派发源地”,历史上诸多重要节点,都有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4.jpg

 

 

平陵路

 

平陵路源自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路段东起戴埠港桥,西至七里岗,由东向西分别命名为平陵东路、平陵中路和平陵西路,总称平陵路。

 

2004年,溧阳对平陵西路段,即清安桥至七里岗段沿线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2009年5月,再次对平陵中路、平陵东路进行改造拓宽。平陵路全长6.1公里,宽32米,沿途高楼幢幢、商场林立,已成为溧阳市区最长、最宽的街道之一,被称为“溧阳第一路”。

 

5.jpg

 

 

乌衣桥

 

乌衣桥又名臧桥,位于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原京杭古运河)与原乌衣浜的交汇处,即现东下塘的河堤上。

 

乌衣桥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为单孔石拱桥,呈东西向。清末,东下塘道路改造时,拱桥曾改为平板石桥。后来乌衣桥被废弃,乌衣浜也被填没成巷,为了重现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2011年在遗址复原了一座单孔石拱桥。

 

6.jpg

 

 

新坊桥

 

新坊桥,位于常州城区和平北路中段,跨南市河,连接麻巷、椿桂坊。始建于梁大同元年(535),为常州现存最古老的石级单孔石拱桥,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jpg

 

 

万缘桥

 

万缘桥位于奔牛镇东街老孟河入京杭运河出口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全长40米,跨径12.2米,桥面宽6米。桥面东西各有石台阶30级,桥顶南北两侧还各有长约3米的石靠椅,又称“美人靠”,桥栏上残存两个石狮。这是常武地区最原生态的古桥之一,2011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8.jpg

 

 

伯牙桥

 

相传伯牙桥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有关。奔牛镇西运河北岸原有琴渎,渎口有伯牙桥,相传为伯牙和子期相遇之地,后琴渎被填为平地,桥面仅有一块石板架于小沟之上。

 

值得庆幸的是,奔牛公园内重建了一座伯牙桥,并在桥边重塑了伯牙、子期谈琴论道的铜雕。虽然古渎古桥今已不存,但高山流水的美好故事余音绕梁,人们仍能在此感怀一二。

 

9.jpg

 

 

望仙桥

 

望仙桥位于金坛区新河村委望仙桥村49号北侧,始建于西晋末年,现存的望仙桥已六次重建。这座三孔石梁平桥,东西两岸用石块驳墩,河中砌两尊石墩,置分水尖,桥总长34.15米,新建的混凝土桥面宽5.02米。西侧桥墩南侧壁内有乾隆三十七年重建望仙桥记碑刻,记载了重建望仙桥的始末。

 

古桥西侧是董永村,相传就是民间神话《天仙配》中董永生活的地方,桥故名。

 

10.jpg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常州发布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