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吴下里:不仅是季子躬耕处,还是抗日旧址所在地

网址: 日期:2025-08-04

龙城.jpg

 

近日,市民政局公布2025年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其中,吴下里成功入选,并成为唯一一个古村落。吴下里,又称吴下桥村。历史上,这里是季子躬耕处,是季子后代子孙的栖息地。

 

此外,吴下里还是澄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书写了壮丽的抗日史诗。

 

11.jpg


 

在这里,季子度过了70个年头

 

“现在的吴下里就是指的吴下桥村,它是郑陆镇焦溪翟家村的自然村。”吴林华是吴下桥自然村的村民,还是常州市季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对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吴下里最有名的标签之一,就是这里曾是季子躬耕处。”

 

111.jpg

吴下里古村落里的老房子

 

季子是常州的开邑始祖,在常州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故事在常州这片土地上至今流传。作为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子以谦让和诚信的精神影响着后人。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评价季札,称其“仁心无限,慕义深远,能见微知著。真乃博学多识之君子也。”

 

“他被称为‘古今完人’,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他三让王位,挂剑留徐,彰显了至德至信精神,是十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吴林华介绍,如今,在常州市区,人们仍能寻找到许多有关季子的遗址遗存。

 

根据吴林华等人的研究,历史上吴下里的地域广阔,包括了吴下桥村及其附近一些村子。季子活了93岁,他在这里度过晚年,并终老于此。后来,他的子孙后代也在这里繁衍生息,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翟家村下辖的吴下桥村,有8个村民小组的绝大多数村民都姓吴,是季子的后代。

 

112.jpg

老桥吴下桥

 

资料记载,明代中期,人们在流经吴下里的申浦河上建造了一座吴下桥,这座桥至今仍然屹立。该桥长约十五米,宽约五米,每一跨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小时候,申浦河的水流湍急,那是从长江引入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吴下里逐渐被称为吴下桥,亦或是河下桥。”吴林华说,如今在吴下桥,依然保留着季子第64世孙吴德一、德二、德三公的墓,以及明朝布政使吴润的墓。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季子及其子孙的辉煌与荣耀。

 

 

他们组织各种活动传承季子精神

 

“在江阴申港的吴氏家谱中,明确记载了季子‘墓南五里曰吴下里,是季子子孙聚居地’”。吴林华介绍,季子在吴下里生活和工作的痕迹,成为后人纪念和学术研究的核心区域。“他的墓地,如今被称为季子墓,位于申港。”

 

吴林华回忆,吴下桥村以前曾属于申港。“季子姓吴,是我们的祖先,家谱里记载很清楚。季子去世后,下葬在距离吴下里以北5里的申港。在申港,人们会习惯称季子墓为王坟,因为季子死后被封为王。”

 

2020年,常州市季子文化研究会成立,吴林华当选会长。2022年,江苏省季子文化研究会成立,吴林华任党支部书记、副会长。两个研究会通过多地专家的努力,为季子文化的传播提供重要支撑。

 

为了进一步确定躬耕地在吴下里,吴氏宗亲会还曾专门发起了寻根调查。几十位专家以论文的形式共同来论证,并由常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季子躬耕吴下里》。

 

“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反复论证,发现了季子的生活范围在舜过山脚下、芙蓉湖以西,进一步论证了季子在舜过山脚下吴下里躬耕以及季子墓在申港的学术定位。”吴林华说。

 

113.jpg

在常州市区的季子石雕

 

 

为了抗日,这里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

 

114.jpg

澄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澄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吴下桥村河东25号。

 

据介绍,旧址原为竹林庵庵堂,现存房屋为砖木结构的硬山式平房,坐北朝南。房屋分前后两进,都配有东西厢房,梁柱穿枋具晚清民初风貌。

 

史料记载,澄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于1941年初,原称江阴县政府。1941年3月称澄西县政府,属镇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

 

县政府成立后,在麻皮桥李家祠堂召开大会,澄西各界代表数百人参加,会上正式声明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新四军及抗日民主政府坚持独立抗日。当时,澄西县政府办公地点就设立在焦溪镇吴下桥竹林庵。

 

1941年2月,江阴申港据点中的日军奔袭吴下桥进行扫荡,直扑竹林庵。县政府工作人员立刻分头突围,由县长张志强带领一路向北转移,秘书恽玉棠等带领7人出庵向东南白沙里转移。日军发现后,在庵前架起机枪向恽玉棠等人猛烈射击,恽玉棠及部分工作人员壮烈牺牲。

 

经历了血的洗礼后的澄西县抗日民主政府继续坚持斗争,将全县重新划分为六个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县、区两级地方武装,发展群众武装三千多人。

 

抗日民主政府坚持走武装抗日路线,为澄西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打开了新的局面。

 

2008年2月26日,澄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常州档案


★ 相关内容